最近開始踏入腕錶的世界,不過因為一些機緣巧合,剛好我身邊的朋友們都喜歡古董錶,所以也間接受到他們的影響,目前收集的幾隻腕錶都是老錶。
其實,倒也不是特別對老錶情有獨鍾,而是站在一個經典男裝愛好者的角度來說,我認為老錶和這樣子的Style搭配起來,是相當有味道的。
我印象中第一次接觸到古董腕錶是兩年前在Willy的店裡看見他的一隻70-80年間的Rolex 1601 (上圖),這隻錶的錶徑大約34mm。那時候我看了一看,對這隻錶的評論是:
"怎麼這麼小"
Willy聽到了之後回了我一句:
"老弟,這還太大"
過了好一陣子之後我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1950's Rolex (Photo by Kevin Lo)
我自己把手錶粗略地分成兩個部分,機芯以及外型。
機芯大致上可以反映當時技術發展的程度,隨著時光的推進,我相信人們會不斷的改善舊有的技術,使得每個世代的機芯在穩定性、精準度,甚至在功能上都持續的進步。
但是,我們通常不會形容一隻錶在外型上是否有進步。說到底,一隻錶的外型其實就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對於美感的理解。所以說,老錶在面盤、指針、外殼、尺寸上自然會和現代的錶有些差異。
另一方面,經典男裝也是在好幾十年前人類們日常生活中所穿著的服飾,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者其實是在同一個時空下的產物,所以搭配起來在視覺上的連結性和合理性都會比較高,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我自己的穿衣風格很適合老錶。
相反的,如果穿上經典男裝配上一隻現代感很強的錶,或是穿很流行的服飾配上一隻老古董錶,在Style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都是有一些衝突的。
1940's Longines (Photo by Kevin Lo)
古董錶在外型上,扣掉面盤的設計之外,有兩個比較客觀的特徵,第一個是尺寸,第二個是面盤的老化,這也是我認為大多數人比較難跨過的一個坎。
越早的古董錶,尺寸通常越小,一般古董錶的尺寸大概在33mm-36mm左右,更早期的甚至還有到30mm (如上圖)。然而,這樣的尺寸在那個時空下是再一般不過了。
而現今的錶的尺寸上大多在40mm上下,有些38mm的錶就被品牌定義為小錶徑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初我會覺得一隻34mm的錶很小,因為身處在這個世代,我們其實對於一隻錶該有的大小已經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談到面盤的老化,雖然說每隻老錶的舊化程度都不一樣 (如上圖所示),但應該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歲月的痕跡。
我以前也沒有辦法接受面盤老化程度太高的錶,總覺得自己為什麼要買一個髒髒舊舊的東西在手上。後來因為自己經常在網路上做功課,發現自己特別喜歡40、50年代的腕錶的面盤設計,也漸漸的喜歡上這種在每一隻古董錶上所留下的獨一無二的印記。
不過說到底,我認為老錶這種東西終究還是有些人可以接受,有些人不能接受,無法強求的。
但老錶相對較小的錶徑以及舊化的面盤,我認為更可以襯托出經典男裝那內斂優雅的氣息。
下面列出幾個朋友們穿上西裝配上老錶的照片,相信讀者可以體會我所說的老錶和經典男裝那種Style之間的連結感。
1930's Rolex
1970's Rolex
1960's Grand Seiko
1950's Omega
1940's Omega (Photo by Tony Lee)
站在一個初學者的角度,我覺得購買中古錶還是有一些麻煩的。台灣在中古錶的市場感覺上不是很大,所以相關的資訊也比較少,所以一直覺得有點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
所以對於初學者,最理想的方式應該還是找國內外信譽好的商家或是收藏家購買,不過中古錶無奈的地方就是,我們想找的他們不一定有,他們有的我們不一定喜歡。相比之下,新錶其實只要不是限量或者是太熱們的款式,應該都是很輕易地可以購買到的。有時候,好不容易商家釋出了一隻你喜歡的老錶,還在猶豫的時候早已被人搶先一步。
只能說,購買老錶有時候是需要一些緣分和衝動的。不過老錶其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有機會用便宜的價格入手一些現在根本不可能買得起的品牌。
最後,如果你是一位經典男裝愛好者,或許可以嘗試看看使用老錶作為配件,肯定會有不同感受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