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趣,自從拿到這支Tudor 79500 (black bay 36) 後,我已經連續戴了它兩個月。倒也不是說不喜歡其他舊有的錶,只是我真的太喜歡這支bb36了,好看,而且實用。
入手這支錶的心路歷程還挺有意思的,有點像是相見恨晚的感覺。
我在今年三月的時候計畫要購買人生中第一支機械錶,當初分別有一個朋友推薦我Nomos的Club 701,另一個朋友就是推薦我這支Tudor 79500。
這兩支手錶雖然在外型上是天差地遠,但我認為在定位上都是比較接近所謂的日用錶,適合多數場合,而非很純粹的運動錶 (sport watch) 或是正裝錶 (dress watch)。
Nomos Club 701
看過我先前文章的朋友大概也知道,我後來其實是先入手Nomos的 (開箱文),回想起當初沒有考慮Tudor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來是因為Tudor價格確實偏高一些,對於要購買第一支錶的人來說確實是需要比較大的勇氣,二來是Nomos在風格上比較比較偏文錶,我自己是覺得和我的風格比較搭。再來就是因為,太衝動。
我必須承認Nomos這支錶在設計上還是挺好看的,只是就Style的角度而言,它比較偏向文錶一點,但是在面盤上的配置我又覺得現代感太強了,導致在跟服裝搭配時候,有一點感到綁手綁腳。
說到底人還是犯賤的,同樣時間我又對當初錯過的Tudor念念不忘,所以最終我把原本的Nomos轉售給其他錶友,然後入手了現在手上這支Tudor。
這支錶是歸類於Tudor Black Bay系列下,稱為Black Bay 36是因為它的錶徑為36mm,相同外型的還有Black Bay 32 或 41,沒有考慮32或41的理由也很簡單,一個太小,另一個太大,36mm對我來說是最理想的尺寸。
接下來附上一些官網的規格:
錶殼-磨光及磨砂鋼錶殼,直徑36毫米
機芯-T600型自動上鏈機械機芯(ETA2824)
動力儲備-動力儲備約38小時
上鏈錶冠-不銹鋼旋入式上鏈錶冠,飾以浮雕帝舵玫瑰標誌,配黑色陽極氧化鋁上鏈錶冠軸
防水深度-防水深達150米(500呎)
外圈-光滑磨光鋼外圈
鏡面-藍水晶鏡面
錶帶-磨砂鋼錶帶,配摺扣及保險扣
以外型來說,其實在國外的網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評論會說,Tudor bb36 在時標上比較接近勞力士的水鬼 (Submariner),而在錶殼上則比較接近勞力士的探險者I (Explorer I),最後再搭配上帝舵自己標誌性的雪花針。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沒有特別喜歡雪花針的設計的,總覺得時標總該搭配比較銳利的尖端,不過看久了其實又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反而越來越欣賞這樣的設計。
至於錶冠上的帝舵玫瑰花標誌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小細節,因為老實說,我個人是喜歡玫瑰花標誌多於現有的盾牌標誌的,給人一種古典優雅的感覺。
Photo by Kevin Lo
通常在買錶的時候,如果能買鋼帶我就一定會買鋼帶,之後在自己換錶帶就好,這樣在搭配上的選擇也多一些。像黑面或者藍面的運動錶,我認為很適合搭配上面這樣的橘色皮錶帶。
Tudor bb36 v.s. Rolex Explorer I ?
Rolex Explorer I
談到Tudor bb36,幾乎很難不提到老大哥Rolex的探險者I,國外的review幾乎都會把兩者拿來做比較,也常常會戲稱bb36為窮人版探險者。
當然,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這兩支錶在概念上很類似,因此當初在決定要入手Tudor bb36之前,也在思考到底要不要乾脆買探險者I ? 甚至在詢問很多朋友的意見中,十個人會有九個要你把預算留給勞力士,這讓我很苦惱。
我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思考這個問題,最後釐清一件事情,會有這樣的想法多半是建立在人們會把Tudor歸類為Rolex的附屬品,或是說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才會有這樣的比較。如果拿掉這樣的刻板印象,追根究柢,我認為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東西,規格不同、設計不同、市場定位也不同。
所以捫心自問,Tudor的面盤比較吸引我,作為日用錶我也希望它不要太過高貴,因此我很高興自己最後還是決定入手bb36。
對於經典男裝愛好者 - 最棒的日常錶?
所謂的日常錶,大概就是要文不文、要武不武,所以能夠適應大部分的生活型態。當然,由於每個人的生活型態不同,因此大家對於日常錶的解釋會不太一樣。
我認為這世界上很少有剛好介於正式跟休閒中間的選擇,因此我概略地把日常錶分為下列兩種:
不過度優雅的文錶
雅致一點的運動錶
像先前提到的Nomos Club 就是屬於前者,而這支Tudor就屬於後者。我會把Tudor bb36 歸類於雅致一點的運動錶主要是基於它的尺寸較小,而且面盤較為簡潔。
即便作為經典男裝愛好者,我依然認為"雅致一點的運動錶"在日常生活上的泛用度會高一些。
最後,分別示範三個從正式到休閒的Look,給各位讀者參考。
Comments